「立冬」到了,別再補冬!中醫師建議用 1 茶飲搭配 2 穴位輕鬆養生不上火


「立冬」節氣到來,代表秋天終了、冬季開始。今年 11 月 8 日是「立冬」,恰好幾天東北季風南下,氣溫瞬降 10℃,終於有冬天之感。俗諺說:「補冬補嘴空」,民間習俗習慣在這個時節進補身體。


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表示,冬季人體消化機能活躍,胃液分泌增加、食量大增,最適合飲食調理,「但是,切記盲目進補,滋補必需注意平常消化功能,否則會越補越虛。」

現代人體質不同以往,進補要當心

中醫師周宗翰表示,隨著社會工作結構、飲食作息的改變,人呈現的體質、生理狀態跟過去有很大差異,因此,如果需要在立冬進補,使用的食材和進補方式必須隨著做適當調整。

他說明,現代人常處於高壓工作、熬夜作息、久坐不動、運動不足,以及高糖、高油精緻飲食,因此常出現自律神經失調、神經亢奮、慢性勞損的氣滯氣血兩虛;飲食不當造成的身體慢性發炎、婦科肌瘤肌腺症等。

所以,過去立冬後進補時常見的麻油雞、燒酒雞、四物湯、十全藥補、當歸羊肉湯、薑母鴨等,因為多屬於「溫補」性質,如有上述身體狀況,就容易虛不受補,輕則嘴破、口乾、身體燥熱、頭暈等,嚴重可能加重急性發炎。

立冬進補應藥性微溫、平補滋陰

立冬進補必須依據個人身體狀態做適度調整!周宗翰說明,中醫調補依據體質順勢為原則,現代人多虛、多火,立冬進補以「平補滋陰」為原則,適度透過藥材調整至整體藥性「微溫」即可。

常見補氣藥材有黃耆、黨參;滋陰養血藥材有枸杞、紅棗、熟地;溫性藥材有肉桂、龍眼肉、生薑。配合當令食材,如大白菜、白蘿蔔、黑木耳、百合、玉米、豆腐、南瓜、馬鈴薯等,可以兼顧食物營養素及藥性引經來調補身體。

進補注意身體 3 狀況,小心上火

周宗翰建議,進補時透過觀察自己是否有口乾嘴破、腸胃脹氣、頭暈等身體狀態來觀察,若因不小心過食不適合自己的進補食材,建議儘快尋找合格中醫師透過適當藥物調整身體狀態。

建議今年不補冬,改以「立冬進補茶飲」來健脾養血,促進脾胃運化、滋補腎氣,達到平補腎氣之效。平時可多按壓 2 穴位,喚醒全身氣血啟動,強化免疫力。

立冬進補茶飲



藥材:人參鬚 3g、川芎 1g、黑豆 10g、枸杞 5g、龍眼肉 3g、陳皮 3g、甘草 3g


做法:藥材飄洗過,用熱水悶約 30 分鐘,溫服即可,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。


藥效:參鬚補性較平和,較不容易上火;透過龍眼肉、枸杞健脾養血、滋補腎氣。

立冬適合按摩穴位



湧泉穴:屬足少陰腎經,位於足底,足少陰脈氣由此而上,如泉水湧出,具鼓動腎氣、開通全身氣機、活化免疫力等功效。每日按壓或泡足浴 15〜20 分鐘可以強化免疫系統。


百會穴:屬督脈,為手足少陽、足太陽、足厥陰之會,穴在頭頂,為一身之宗,百神所會。具安神、醒腦、開竅、明目,提升陽氣之效。早晨起床按壓 15〜20 分鐘可以喚醒全身氣血啟動,強化免疫。

梁祐爾呼籲,冬令進補只是養生保健的一個面向,中醫講究天人相應,還需要注意保暖避寒、休養生息,適當的運動鍛鍊和腦力活動,並注意調整好飲食消化,方才有益於養生。

諮詢專家: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梁祐爾中醫師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周宗翰中醫師

文 / 黃慧玫、圖 / 黃懷賢

延伸閱讀:
「立冬」來了!中醫師教你正確進補,補冬不上火
立冬吃補小心上火!中醫師教你這樣吃,補健康還能增長記憶力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