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疾管署多項監測指標發現,國內新冠疫情已經開始流行且持續升溫,提醒民眾不可掉以輕心。在免疫負債時代,面對難纏的病毒,該如何做到預防勝於治療呢?中醫「治未病」的預防醫學概念為解方!
意凡馬光中醫診所主治醫師王俞寧指出,「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」說明了中醫理論中,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,但古人是如何透過日常養生來預防疾病的發生呢?
《黃帝內經·上古天真論》有云「法於陰陽,和於術數,食飲有節,起居有常,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其天年,度百歲乃去。」文中就記載了古人養生的核心概念:1. 順從自然 2. 飲食節制 3. 作息規律 4. 避免過度勞累。
王俞寧進一步說明,不良的生活方式會直接影響到人體的正氣,使得免疫力降低,因此從小地方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,就是養好正氣、預防疾病的第一步。
什麼是「正氣」?
清代醫學家陳修園提出:「臟腑之本氣,則為正氣;外來寒熱之氣,則為邪氣,正氣旺則邪氣自退也。」中醫理論中的正氣,可理解為抵抗力、免疫力,是身體的防禦系統。
王俞寧提到,「正氣充足」才能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以抵禦外邪,而正氣亦包含了各臟腑的本氣,因此,如果某臟腑的本氣變弱,就相對容易受到外邪入侵。
例如,常見確診新冠後的患者即使已經轉陰,但由於肺氣受損尚未完全恢復,容易反覆感冒或是久咳不癒。他說到:「邪氣是引發疾病的條件之一,但疾病發生的根本還是在於自身的正氣是否充足。」
3 招居家保健養正氣
按摩氣海穴
《針灸資生經》:「氣海者,蓋人之元氣所生也。」氣海穴是氣的源頭,匯聚人體一身之氣的地方,具有溫陽益氣的功效。
方式:一天按壓五次,每次按壓 10 秒鐘。
位置:肚臍下 1.5 寸處,約二指寬的位置。
熱敷神闕穴
中醫認為肚臍為十二經之根,五臟六腑之本,生氣之源,元氣歸藏之所。建議平時可多熱敷神闕穴,提升免疫力。
方式: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,一天一次熱敷 3〜5 分鐘。
位置:肚臍正中凹陷處。
三伏貼、三九貼
「三伏貼」和「三九貼」是利用辛散溫通的中藥材所製作而成的藥餅,敷貼在穴位上,經由皮膚吸收後藉由藥物的特性能促進氣血運行,進而提振人體陽氣、增強免疫力,幫助人體抵禦外邪疾病。
諮詢專家:意凡馬光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王俞寧
文 / 黃慧玫、圖 / 楊紹楚